云时代 离岸软件外包何去何从?

日期: 2011-12-06 作者:申海富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在谈云计算对离岸软件外包的影响之前,我想先回顾一下离岸软件外包到目前的发展历程。我个人认为:从本质上讲,离岸软件外包与制造业的加工贸易是一样的,只不过软件外包的产品是无形的软件,而加工贸易的产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就以加工贸易的发展路径来谈谈我对软件发展历程的看法:

  第一阶段:(零部件)两头在外来料加工贸易时代VS离岸软件外包起步期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为了获得大量的外汇,而发达国家为了降低成本,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就把大量的零部件工厂转移到了中国,因此中国来料加工贸易得到蓬勃发展。比较有名的是珠三角地区电子部品企业,特别是东莞地区的。

  中国的离岸软件外包是以对日软件外包为起点(特别是大连,因历史原因,有大量的日语人才),一部分企业以大学或科研机构为依托,承接一些日本IT公司的零碎订单(IT系统的“零部件”:一些非核心模块,以软件工程中低端部分开发为主),到2000年为止,这些软件公司基本上是一些不足100人的小软件加工厂,没有任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业务特色,不过这个时期实现了中国离岸软件外包的从无到有(这个时期以海外IT公司在中国的分公司为主)。

  第二阶段:(面向海外成品出口)加工贸易时代VS离岸软件外包高速发展期

  当同一领域的零部件工厂集中到一定程度时,每一产品的配套链条就会形成。发达国家的成品生产工厂大量进入到中国,以获得比零部件加工更高的利润。

  2000年的千年虫问题,使中国的软件外包企业从海外接到大量的订单,公司规模和实力大增。离岸软件外包公司也遍地开花,竞争开始加剧。很多公司在布局中国战略的同时,也考虑通过业务集中以形成与其他公司的差异化,来确保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使公司的利润最大化。同时在海外收购一些上游IT公司,在特定领域可以为海外的最终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相当于成品)。到2008年金融危机为止,沿海地区的很多公司,特别是北京、大连和上海的很多企业都在这方面作了努力,其中几家已经成功上市,并且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第三阶段:(关注中国市场)内贸、外贸并举的加工贸易时代VS离岸软件外包调整期

  2008年金融危机后,海外市场的低迷和中国的高速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一直以来以外贸为主的工厂,纷纷开始了内贸业务。同时,由于人民币的升值和沿海商务成本的急剧上升,迫使企业或者通过创新提升附加价值,或者加入到从沿海到内地的产业大转移的潮流中。

  2008年的金融危机同样使软件外包企业开始认识到国内市场的重要,大家纷纷抢滩国内市场,特别是金融、电信和政府公共领域。很多大型外包公司超1万人,国内国外两条腿走路的良好业务架构已形成,把危机变成了机遇!当然一部分没有自己的客户源,靠派遣为生的小公司就在这次风暴中随风而去了。软件外包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也碰到了人民币升值和沿海商务成本大幅上升带来的发展瓶颈:要么通过创新提升附加价值,要么加入到从沿海到内地的产业大转移的潮流中。
 
  经过以上的三个阶段,马上就要进入云时代了。笔者认为,现在中国的离岸外包企业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类(为了说明方便,不再细分):

  (1)“质量”型企业:有规模和资金实力,国内业务、海外业务都有,行业集中度高的企业。

  (2)“质”型企业:规模和资金实力一般,行业集中度高,并对此行业每一部分理解度较深。

  (3)“量”型企业:规模较大,资金实力一般,行业比较分散并不够深入。
 
  云时代是离岸外包的春天还是冬天?——只有不断革新,主动迎接云时代,才有美好明天

  现在我国的离岸软件外包业务覆盖了IT职能直接相关的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与IT职能非直接相关的业务流程外包(BPO),以及知识处理外包(KPO)等。由于云计算的成本优势(企业和机构不用投入大量的资金去构建和维护自己的系统)和稳定方便性,使传统IT系统向云计算转移的趋势基本明确。考虑到各国网络环境差异,预计日本和欧美发达国家会很快进入云时代,因此离岸外包企业必须作好云时代的挑战准备。

  那么云时代对离岸软件外包企业来说是春天还是冬天?我认为不同业务和不同类型的企业会有不同的感觉。

  因为云计算主要是对技术的替代,而不是对人的替代,更无法对人的思想和创意带来影响,所以对从事ITO的企业影响比较大,对BPO和KPO应该不太会产生影响。云服务的出现对不同类型的外包业务将会产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对于ITO业务为主的公司,各个公司也有不同的对策(仅供参考):

  (1)对“质量”型企业来说,只要好好把握这次机遇,凭借自己的实力或与其他公司合作,完全有可能自建云服务平台,完成从一个软件外包公司到云服务商的华丽转身。离岸外包业务上,与海外客户的关系也会从从属关系变成平等合作、共同开拓市场的关系。东软与NEC在大连建立的云计算中心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例证。

  (2)对“质”型企业来说,虽然自己无力自建云服务平台,但若与大型云供应商合作,专注于云端,路也会越来越宽。但对于许多中小软件企业来说,目前赖以生存的IT系统,未来都有可能出现更好的在线替代者,所以只有时刻调整自己的方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找准一个比较好海外合作者(发包方)比较关键。

  另一方面,由于开发环境进入云端,以前由于无力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开发设备而无法承接的项目也变成了可能,这也是拓展业务范围的好时机。

  (3)对“量”型企业来说,云时代的到来可能不是一件好事,现在的业务都有可能被云服务所代替,生存空间会受到挤压。

  当然,我们还没有真正进入云时代,所有的一切都可能发生变化,但万变不离其中,只有勇敢地面对云时代的到来,才有美好的明天。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相关推荐